一、受理范圍
受理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違規違紀違法的舉報。
二、注意事項
1、舉報人應對所舉報問題的真實性負責。對誣告陷害者,依規依紀依法予以查處。
2、舉報一事一投,內容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3、提倡實名舉報,特別鼓勵真實姓名和準確聯系方式的實名舉報。對認定為實名舉報的,優先處理問題。
三、受理方式
...
一、 建站由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了長江上游赤水河重要水生態系統保護和水源安全保障科技需求,服務于國家長江典型流域生態系統內在規律探究和生態環境跨區監管與保護,形成國內一流、多要素的綜合觀測網絡體系的江河水生態環境科學研究示范平臺,經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決定,于2021年正式建設“赤水河水生態環境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
二、基本概況
赤水河水生態環境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位于貴州省仁懷市,當前該站設置水污染控制室、水環境分析室、水生態分析室、自動監測室、污染機理研究室、樣品儲藏室、設備間以及學術研討室等,室內使用面積約為600 m2。配備儀器設備主要有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TOC分析儀、氣相色譜質譜儀等。研究站所在的赤水河流域處于云、貴、川三省接壤地區,是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和南方丘陵山地帶交匯的重要節點,是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當地極具特色釀酒業興起的我國著名的美酒河,也是著名的紅色文化旅游勝地。隨著赤水河流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受復雜的地質構造和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區域生態敏感性和脆弱性并存,環境風險隱患不容忽視。因此,赤水河水生態環境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是解讀生態系統內在規律、推動生態環境跨區協同監管、流域統籌聯動的先行示范平臺。依托該研究觀測站,目前已支撐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地方水環境及魚類資源保護等項目若干。
赤水河水生態環境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實驗室
三、研究方向與研究內容
立足赤水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及管理需求,以流域生源要素、水生態系統、水文水資源等多要素長時間序列演變機理和人為干擾響應觀測和機理研究為主要內容,構建我國典型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和管理的綜合性、現代化野外觀測研究平臺,以期服務于構建國家長江典型流域環境保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的環保科技創新體系、有效提升我國典型流域水生態系統觀測和研究能力。主要研究方向為:
1.流域特色產業特征污染物環境行為研究
開展流域特色產業特征污染物篩查、觀測及環境行為研究,闡明流域人類活動與河流污染物通量之間的響應-反饋關系,及其對流域水環境演變的影響,建立赤水河流域典型優控污染物風險控制管理技術體系。
2.流域水生態綜合效應及調控機制研究
開展流域水生態演變觀測及水生態綜合效應研究,探索赤水河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驅動機制、水生態效應影響因子及調節恢復機制,建立赤水河水生態系統維持和修復關鍵技術體系。
版權所有: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技術支持: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信息中心
通訊地址:廣州市黃埔區瑞和路18號/廣州市天河區員村西街七號大院
郵 編:510535/510655
電 話:020-29119821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