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理范圍
受理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違規違紀違法的舉報。
二、注意事項
1、舉報人應對所舉報問題的真實性負責。對誣告陷害者,依規依紀依法予以查處。
2、舉報一事一投,內容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3、提倡實名舉報,特別鼓勵真實姓名和準確聯系方式的實名舉報。對認定為實名舉報的,優先處理問題。
三、受理方式
...
姓 名:曾凡棠
職稱/職務:研究員/首席科學家
個人簡況
個人簡況:
現任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國家環境保護水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博士后導師。主持完成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在內的水環境研究課題30多項,其中7項達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在水環境模擬、流域水污染系統控制、環境影響評價與規劃等領域具有較深造詣;國家《水體達標方案編制技術指南》和廣東省政府《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練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方案》、《淡水河、石馬河水環境綜合整治達標方案》、《韓江流域水質保護規劃》等技術文件主編,廣東省人大淡水河、石馬河、廣佛跨界河、茅洲河、練江、小東江等六河整治效果第三方評估技術總師;廣東練江、沙河、潼湖、石馬河及長江經濟帶安徽安慶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駐點技術組負責人。研究成果在松花江、北江等重大水污染事故處置和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水環境質量保障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多次獲環境部和廣東省政府表彰;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2項,兩次獲國家環保青年科技獎,2004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國家黑臭水體治理專家庫專家、國家科技獎勵專家庫專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評價專家、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專家、水利部水資源論證專家、廣東省政府應急專家、廣東省政府練江專項整治專家組專家、廣東省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
目前主持的研究課題和任務
1、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東江流域水質與水生態風險控制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項目”;
2、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十一五”課題(2008ZX07211-010):“東江流域水污染系統控制實時數字化管理體系研究與應用示范”;
3、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十二五”課題( 2014ZX07206005):“東江流域飲用水源型河流水質安全保障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
4、2019年度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污染防治與修復”重點專項:“練江水體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
5、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污染物通量調查與水環境系統共治工作方案研究
6、廣東省典型感潮河網區水體溶解氧影響因素分析及氧平衡機理研究;
7、安慶市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
8、東江沙河流域水環境精細化治理方案與駐點技術服務;
9、練江流域水環境精細化治理方案與駐點技術服務;
10、廣東省初雨期間國考斷面達標保障工作技術指南。
近期代表論著(或主要論文論著)
1.Zengfantang,etc.,A Real-tim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ree Dimensional Tidal Flow and Water Quality,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24, No.6, pp171-177, 1991.
2.Zengfantang,etc.,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Vol.11 No.2,pp170-178,2001.
3.Zeng Fantang etc., A Real-tim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wo Dimensional Tidal Flow and Water Quality,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Vol.3,No.3,Ser.B, pp35-40, China Ocean Press,1991.
4.Zeng Fantang etc., The Environmental &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of Diversion Projects on Tidal River Networks--A Case Study on the Beijiang and Xijinag Diversion Project,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Vol.4, NO.2, pp18-24,1993.
5.曾凡棠等,環境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及其在水質管理中的應用,地理學報,第55卷第6期, pp652-660,2000年。
6.曾凡棠等,潮汐河網區環境管理決策支持系統開發與應用研究,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第15卷第3期,pp359-365,2000年。
7.張恒,曾凡棠(通訊作者)等,基于HSPF及回歸模型的淡水河流域非點源負荷計算,環境科學學報,2012年4月,32(4):856-864。
8. 張恒,曾凡棠(通訊作者)等,連續降雨對淡水河流域非點源污染的影響,環境科學學報,2011年5月,31(5):927~934。
9. 李凱,曾凡棠(通訊作者)等,基于L-THIA模型的市橋河流域非點源氮磷負荷分析,環境科學,2013年11月,34(11),pp4218~4225。
10. 曾凡棠等,珠江三角洲潮汐河網水環境數學模型評述,海洋環境科學,第19卷第4期,pp46-50,2000年。
11. 曾凡棠等,三維非恒定流水環境實時數學模擬方法, 環境科學研究, 第3卷第6期, pp1-7, 1990年。
12. 李炎,曾凡棠(通訊作者),用面向對象方法解決復雜河網問題研究,環境科學與技術,第30卷增刊,pp21~23,2007年。
13. 李炎,曾凡棠(通訊作者),河道型水庫中謝才-曼寧公式的適用性研究,環境科學與技術,第31卷第4期,pp30~35,2008年。
14. LinShu, ZengFantang,etc,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APCBEE Procedia,2012.1,p204。
15. 李凱,曾凡棠(責任作者)等,番禺近30年土地利用變化及驅動因素分析研究,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第23卷第5期,pp331-334,2013。
社會任職情況
1、國家黑臭水體治理專家庫專家;
2、國家科技獎勵專家庫專家;
3、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評價專家;
4、生態環境部高級技術職稱評審專家;
5、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專家;
6、水利部水資源論證專家;
7、中國核心期刊及美國“工程索引”收錄期刊《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編委;
8、廣東省政府練江流域綜合整治技術指導專家;
9、廣東省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
10、廣東省重大行政決策咨詢論證專家;
11、廣東省政協第十屆特聘委員;
12、第16屆亞運會環境質量保障咨詢專家;
13、汕頭市政府練江整治特聘專家;
14、佛山市政府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
15、惠州市政府生態環境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
16、河源市政府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
17、肇慶市政府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
獲獎情況
共獲得水環境研究相關的科研項目獎勵16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1項。
1、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1:KJ2010-2-05-G01),珠江三角洲河網與河口水質模型連接計算研究,2010年;
2、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1:J99096-1),珠江流域(下游三角洲)水質管理系統開發研究,1999年;
3、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2:KJ2012-2-10-G02),流域水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術體系研究,2012年;
4、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3:B01-2-02-R03),飲用水源流域水環境風險識別與控制技術體系研究及其應用,2017年;
5、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3:KJ2013-2-20-G03),華南典型流域水環境風險控制技術體系研究及其應用,2013年;
6、國家環境保護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4:92003-4),珠江三角洲河網區水環境容量開發利用研究,1992年;
7、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1:城-3-005-01),觀瀾河流域區域開發環評與水污染控制工程規劃研究,1995年;
8、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1:城-3-001-01),非恒定流水環境系列實時數學模擬方法及應用研究,1991年,;
9、廣東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叁等獎(排名1:307),潮汐河網水環境實時數學模擬方法及應用研究,1990年;
10、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排名5:J99079-5),污水排海工程放流系統海水入侵與清除的數學模擬研究,1999年;
11、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排名5),浙江省臺州市金清水系水環境污染防治規劃研究,2003年;
12、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1:HBKJ2010-2-G01),深圳市龍崗河、坪山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達標方案研究,2010年;
13、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1:HBKJ2014-2-G01),2010年第16屆亞運會廣東省水環境保障技術體系研究,2014年;
14、廣東省建委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排名4:粵建科字93004號),珠海市水環境容量與水質規劃研究,1993年;
15、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6:粵環證92-II-1(06)),珠江三角洲河網區域水環境容量與水質規劃研究,1992年;
16、南寧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5:南科獎字95205號),邕江水環境容量與水質規劃研究,1995年。
榮譽稱號
1、2004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第(04)467005號];
2、中國環境科學學會1998年(首屆)青年科技獎;
3、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3年第四屆青年科技獎;
4、“十一五”國家環境保護科技先進個人;
5、廣東省一九八九~一九九三年度環境保護先進工作者;
6、 “十一五”廣東省環境保護先進工作者;
7、1992年獲廣東省環境科學技術突出貢獻壹等獎(粵環證[1992] I-008);
8、2011年獲廣東省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聯系方式:Email: zengfantang@sceis.org
版權所有: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技術支持: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信息中心
通訊地址:廣州市黃埔區瑞和路18號/廣州市天河區員村西街七號大院
郵 編:510535/510655
電 話:020-29119821
微信公眾號